0%

Biography of Lu Yao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路遥。

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

喜欢《平凡的世界》,上学时,读到田晓霞的死,和同学们一起惋惜不已。在我的印象里,为文学作品中的虚拟人物感伤的,这是为数不多的几次,还有一次,是为阿朱的死。但是对于路遥,却并不太关注。不可否认,路遥给人的感觉就是土,似乎并没有太多的值得关注的点。

前两天,听广播中播放厚夫的《路遥传》,对于路遥的生活、性格、经历进行了更加细致的描写,该书2012年出版,作者与路遥有较深的渊源,距离路遥热很久,很多内容都是比较客观的。连听带看,追着把路遥传听完,了解到一个相对完整的路遥。光环背后的路遥,对家庭亏欠、亲情不够、要求朋友多而付出少、与妻子关系紧张……人近中年,对于一个不完美的路遥,我一点都不意外,甚至感同身受,更加愿意去了解他的经历和心路历程。

路遥的经历,尽管我没有经历,但能够很深刻的感受。因为他的经历就是我的父亲那一辈的典型经历。有能力,但是出身贫困,通过艰苦奋斗,终于取得一定的成就。从他的情况来说,路遥可以算是做到接近最好了。

当然,作为局外人,作为读者可能不免假设,假如路遥能够爱惜身体,能够兼顾工作家庭,也许能够做到更好,也许第一个诺奖该他摘取……

但我觉得,路遥的命运基本上是注定的。身体的疾病属于遗传,加上贫困和他的性格,悲剧几乎是注定的。同时,他的工作方式也是不可能改变的。

路遥形容自己工作常常说“牛马般工作”“奴隶般工作”,可见其艰苦。但如果要他朝九晚五,喝着咖啡,按时作息,要取得成就,无异痴人说梦。另外,家庭、身体的兼顾,同样也不可行。写作中,投入到连自己都忘了,而且持续到数年以上,让他时刻想着家里老婆孩子的事情,也是不现实的。只能说,要成就伟大,必须要付出代价。

以路遥几乎赤贫的家境,能够想尽办法读书,直到初中毕业,已属不易,但他几乎抓住了可能的一切机会:领导造反,革命文学,工农兵大学生,进省城工作,连续获两届国家级文学奖,沉默六年完成长篇,获国家最高文学奖。这一切都证明他具有过人之处。从我的角度看,极度理性,执行力强是他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选择人生的方向上,路遥体现出极度的理性。在7岁的时候,就能够认识到为了上学,必须接受过继这一现实;后面的一系列选择无不体现了他这一特点:为了跳出农村,认识到只有上学一途,为此为了能够上中学,可以说想尽办法,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必须从知青中选择婚姻对象,是为了保证上大学;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在小说,果断放弃诗歌;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形象,长期隐瞒病情;为了小说的创作,养父去世也不顾……可以说,他做出的各种决定,都是极度理性的决定。只有这样理性的决定,才保证了他在如此有限的生命中,几乎是以直线的方式,径直地夺下一个又一个既定目标。

更重要的,是路遥的行动力的强大。路遥的经历,最让人感慨的就是这点了。他的创作过程几乎一点都不神秘,除了必要的天赋之外,其他大部分几乎都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比如要写长篇,按照计划,需要花多少时间去体验生活,花多少时间收集报刊资料,花多少时间阅读经典长篇;花多少时间了解官方文件;花多少时间写初稿;花多少时间修改……每一步又包含很多的细节步骤。制订好计划,再执行下去,就OK了。从路遥的角度看,每一步都是面临着巨大的困难,但他的选择是,不惜一切代价,包括生命,也要保证目标的达成。路遥给人们的启示在于,要达到目标,没有轻松的捷径,没有取巧的方法。路遥给出的答案是: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贾平凹说,在陕西,有两个人会长久,那就是石鲁和路遥。看完路遥传,对此说法就更加认可了。

《路遥传》?《路遥奋斗史》?

看过之后,着实为路遥的离去感到无限的惋惜,不光是对于文学界的一个巨大损失,对于我们这些所有的平凡的读者更加是无可挽回的遗憾。

个人觉得传记很一般(我觉得任何一个人都没有资格去评判别人的东西,就像《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面,盖茨比的父亲在早年间就对其说过,“每逢你想要批评任何人的时候,”他对盖茨比说,“你就记住,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个个都有过你拥有的那些优越条件。” 。但是,我觉得任何一个读者,都有资格去评论他读过的任何一部作品。可能他的评论胡诌八扯,但是那只是之于他个人而言,他就是认为不好,及时99%人都觉得好,他自己的觉得不好。那也是可以的。你要允许不同的声音。不要觉得自己墨水不多没有能力去说什么。每个人都有发言权。)

作者完全是从一个极度崇拜的角度去叙述一个人(当然,对于路遥没有热情,他也不可能给他写传),不能说是叙述,而是塑造,就像修缮,就像一个粉丝用修图软件PS自己多年的偶像一样,他想要的结果是:他是最好的就够了。所以,其中不免会掺杂着作者太多的个人的感情主观因素在里面。对于婚姻以及生活的细节方面所涉猎的太少,而且可以读出,作者对于路遥的妻子林达是有主观偏见的(个人阅读后的感觉,之于作者确实有无,不敢妄自肯定)。他想要呈现的就是像贾平凹所说的一个夸父的形象,而且处处都是着力地去刻画,为了实现让读者阅读后形成这样的想法而去在细枝末节中一点点地渗透着。但是,不得不说,从这一角度来说,他的目的实现了。不了解路遥的人读过之后,一定会觉得,这就是为了理想事业献身的英雄!

所以我觉得可以把厚夫的《路遥传》改名为《路遥奋斗史》,这样子好像更加贴切于作品所能表达的主旨。

其实,我觉得,任何一个读者在阅读一部传记的时候,他们想要了解的是主人公的生活(家庭、工作,亲友……),这并不是说读者是想要了解传主的隐私,而是想要全方位的去了解这个人是怎么活着的?他为什么可以让这么多的人去喜欢他?他有着怎样的童年、少年、青年?他接受过怎样的家庭和学校的教育?他恋爱的经历?他的婚姻给他带来的是喜是忧?他的交往的朋友都是些什么样的人?他的亲友到底在他的人生经历中给他带来了哪些帮助与麻烦?当然不是要写一部百万字的鸿篇巨制,但是至少要涵盖的东西该更加的全面,呈现给读者的应该是一个更加鲜活真实的人。

逐日的夸父

同样是好文章,金庸白天社评,晚上连载,行有余力,挥洒自如,三十多年笔锋犹健,人亦长青,古龙倒也享年不永,可他卖文取乐,得意尽欢,美酒佳人,生前未曾亏待自己丝毫。唯独我的延大学长路遥, 文章千古事也许没错,但人比鸿毛轻就太不对了。关于文字的游戏,“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已经是个悲剧,至于慨然赴死,以命相搏,这真的需要吗?

路遥的豪气与坚忍令人感佩,可惜他的生活哲学里没有节制平衡,看他的身世命运,仿佛一道早有答案的公式推理题目,一个吃尽苦头艰难成长的孩子,即使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终究未能驱散命运一开始就笼罩在其身上的悲剧气息。看路遥的书固然是一种享受,但成书过程却让人望而生畏,这其中满是立言载道的使命感,是庄严艰辛的劳动,是无数殚精竭虑导致的元气大伤,这哪里还有趣味和兴致的立足之地,在这种境况下能写出一百万个字,已经是个奇迹。

所有作者都难免有劳形伤神的困扰,但有的作者就能发展出一套张弛间歇的技巧,碧波平湖,优游行止,而不是一味的惊涛骇浪,逆流而上。同样农家出身的贾平凹就深谙此道,写字,画画,参禅,当官,一样都没少,再看其作品的数量与高下,也不见得就比路遥差。贾在怀念文章里说路遥是“逐日的夸父”,充分体现了一个省作协主席的深刻洞察和形象思维能力,我觉得这是对路遥最精准的评价。贾平凹大概一直在纳闷,为什么他不能停下来,低头看一看再跑呢,我追的有那么急吗。

“我这十几年,吃的猪狗饭,干的牛马活”,试问一个有志于此的文艺青年看到这样的作家自述,谁还愿斗胆一试,如果山水有相逢,古龙一定会拍拍路遥的肩膀,轻摆两下大头:兄弟,你这又是何必呢。

一种人生和命运的搏击

路遥将足球视为自己最喜爱的运动,并将它比作诗与哲学,认为足球是一种人生与命运的搏击。在我看来,这也许是路遥一生的写照。当你热爱某个事物,你就会不自觉的把自己和它联系起来,足球带有的不服输的精神吸引了路遥。

在厚夫《路遥传》中描写的路遥, 是一个热血澎湃的汉子,是一个现实主义与浪漫情怀并存的作家,是一个爱这黄土地爱的深沉的陕西人,是呕心沥血终成大作的奉献者。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我想路遥是一面很好的镜子,他很现实,他懂的那个年代自己想读书想出名不容易,于是他娶了一个北京的知青,他重情义,于是他的朋友真心待他,给他帮助,陪他走过最后艰难困苦的日子,他爱写作,爱到舍生之境,爱到甚至病入膏肓也笔耕不辍。但他不会生活,不会照料自己,自己的弟弟王天乐竟成了他的后勤,无论生活如何节俭,在烟和咖啡上绝不含糊。

然而路遥又是如此有血有肉的人!当我知道一位作家用心血浇灌自己的作品时 ,我才真真切切的体味到《平凡的世界》竟是沉甸甸的,书中的每个人物都在为自己的人生呐喊着,每个人物都企图与命运搏斗,从而迸发小人物的光彩。青年人真的应该看看这一类的人物传记。当我打开这本书时确实觉得我不能理解那个时代,于是觉得很难有兴趣读下去,但是只有静下心来,才能体察别人的人生,审视自己。

也许你面对各种作业焦头烂额,于是你囫囵吞枣般对付应事,路遥却有那种看一年的小说,参考消息等等只为积累知识的精神,只为了更好的完成自己长篇小说的精神。

我们缺乏特定时代所赋予的厚重感,于是轻飘飘的,甚至走向浮躁的功利的。对这个世界,我们要有一颗敬畏之心,专注之心,正如路遥所说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把这种精神代入生活之中吧!

早晨从中午开始

如果下午没完成当天的任务,便重新伏案操作直至完成。然后,或者进入阅读(同时交叉读多种书),或者详细考虑明天的工作内容以至全书各种各样无穷无尽的问题,并随手在纸上和各式专门的笔记本上记下要点以备日后进一步深思。这时间在好多情况下,思绪会离开作品,离开眼前的现实,穿过深沉寂静的夜晚,穿过时间的隧道,漫无边际地向四面八方流淌。人睡前无论如何要读书,这是最好的安眠药,直到睡着后书自动从手中脱离为止。
————-我理想的时间管理方式

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
————–看看那些小说,不幸占了99%,只有最后的1%才是幸福的,幸福没什么好写的,困难和解决困难才是小说的魅力所在

在无数个焦虑而失眠的夜晚,我为此而痛苦不已。在一种几乎是纯粹的渺茫之中,我倏然间想起已被时间的尘土埋盖得很深很远的一个早往年月的梦。也许是二十岁左右,记不清在什么情况下,很可能在故乡寂静的山间小路上行走的时候,或者在小县城河边面对悠悠流水静思默想的时候,我曾经有过一个念头:这一生如果要写一本自己感动规模最大的书,或者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一定是在四十岁之前。我的心不由为此而颤粟。这也许是命运之神的暗示。真是不可思议,我已经埋葬了多少“维特时期”的梦想,为什么唯有这个诺言此刻却如此鲜活地来到心间?
—————–还记得“维特时期”的梦想吗?

是的,我已经有一些所谓的“写作经验”,但体会最深的倒不是欢乐,而是巨大的艰难和痛苦,每一次走向写字台,就好像被绑赴刑场;每一部作品的完成都像害了一场大病。人是有惰性属性的动物,一旦过多地沉湎于温柔之乡,就会消弱重新投入风影的勇气和力量。要从眼前《人生》所造成的暖融融的气氛中,再一次踏进冰天雪地去进行一次看不见前途的远征,耳边就不时响起退堂的鼓声。

动摇是允许的,重要的是最后能不能战胜自己。退回去吗?不能!前进固然艰难,且代价惨重,而退回去舒服,却要吞咽人生的一剂致命的毒药。还是那句属于自己的话:有时要对自己残酷一点。应该认识到,如果不能重新投入严峻的牛马般的劳动,无论作为作家还是作为一个人,你真正的生命也就将终结。

在这里,我才清楚地认识到我将要进行的其实是一次命运的“赌博”(也许这个词不恰当),而赌注则已是自己的青春抑或生命。尽管我不会让世俗观念最后操纵我的意志,但如果说我在其间没作任何世俗的考虑,那就是谎言。无疑,这部作品将耗时多年。这其间,我得在所谓的“文坛”上完全消失。我没有才能在这样一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还能像某些作家那样不断能制造出许多幕间小品以招引观念的注意,我恐怕连写一封信的兴趣都不再会有。如果将来作品有某种程度的收获,这还多少对抛洒的青春势血有个慰藉。如果整个地失败,那将意味着青春乃至生命的失败。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它的流失应该换取最丰硕的果实——可是怎么可能保证这一点呢!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旨所在。正如一个农民春种夏耘。到头一场灾害颗粒无收,他也不会为此而将劳动永远束之高阁;他第二年仍然会心平气静去春种夏耘而不管秋天的收成如何。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像我这样出身卑微的人,在人生之旅中,如果走错一步或错过一次机会,就可能一钱不值地被黄土埋盖;要么,就可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浪潮中成为无足轻重的牺牲品。生活拯救了我,就要知恩而报,不辜负它的厚爱。要格外珍视自己的工作和劳动。你一无所有走到今天,为了生活慷概的馈赠,即使在努力中随时倒下也义无反顾。你没有继承谁的坛坛罐罐,迄今为止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劳动所获。

“黑暗中,我两眼发热。这就是生活。你既然选择了一条艰难的道路,就得舍弃人世间的许多美好。”

“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旨所在。正如一个农民春种夏耘,到头一场灾难颗粒无收,他也不会为此而将劳动永远束之高阁,他第二年仍然会心平气静去春种夏耘而不管秋天的收成如何。”

是的,应该心平气静,细水流长的去行走在追梦的路上,像一个朝圣者那样,执着而谦卑。

现在我们的社会发展太快,我们的精神世界总是充斥着各种花里胡哨的东西。诱惑太多,或许就让你遗忘了梦想,让你丧失了斗志。你可以说自己生不逢时,但路遥却觉得我们是生逢其时。因为这样一个矛盾重重的世界里,你才更应该坚定的相信着生活的美好,并为此而奋斗。你不会颓废,因为你身处战场。

所以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路遥,同时也是关于每一个梦者的故事。如果你有梦想,你便会在这本书中清晰的看到自己。如果你在奋斗的时刻,你便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正确的心态与方式。寻梦者当然是孤独的,但这孤独却是无数的伟大的先辈们所经历过的。你趴下了,但你总会站起来。

只要还有希望,只要还有信念。

在我的创作生活中,几乎没有真正的早晨。我的早晨都是从中午开始的。这是多年养是的习惯。我知道这习惯不好,也曾好多次试图改正,但都没有达到目的。这应验了那句古老的话:积习难改。既然已经不能改正,索性也就听之任之。在某些问题上,我是一个放任自流的人。

在《平凡的世界》全部写作过程中,我的早晨都是这样从中午开始的。对于我,对于这部书,这似乎也是一个象征。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其间。 我几十年在饥寒、失误、挫折和自我折磨的漫长过程中,苦苦追寻一种目标,任何有限度的成功对我都至关重要。我为自己牛马般的劳动得到某种回报而感到人生的温馨。 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获得更为充实。这是我的基本人生观点。

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

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 如果为微小的收获而沾沾自喜,本身就是一种无价值的表现。最渺小的人常关注着成绩和荣耀,最伟大的人常沉浸于创造和劳动。

人是有惰性属性的动物,一旦过多地沉湎于温柔之乡,就会消弱重新投入风暴的勇气和力量。

如果将来作品有某种程度的收获,这还多少对抛洒的青春热血有个慰藉。如果整个地失败,那将意味着青春乃至生命的失败。这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好的一段年华,它的流失应该换取最丰硕的果实——可是怎么可能保证这一点呢!你别无选择——这就是命运的题旨所在。正如一个农民春种夏耘,到头一场灾害颗粒无收,他也不会为此而将劳动永远束之高阁;他第二年仍然会心平气静去春种夏耘而不管秋天的收成如何。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

只有在我们民族伟大历史文化的土壤上产生出真正具有我们自己特性的新文学成果,并让全世界感到耳目一新的时候,我们的现代表现形式的作品也许才会趋向成熟。

现实主义在文学中的表现,决不仅仅是一个创作方法问题,而主要应该是一种精神。 我决定要用现实主义手法结构这部规模庞大的作品。当然,我要在前面大师们的伟大实践和我自己已有的那点微不足道的经验的基础上,力图有现代意义的表现——现实主义照样有广阔的革新前景。我已经认识到,对于这样一部费时数年,甚至可能耗尽我一生主要精力的作品,绝不能盲目而任性,如果这是一个小篇幅的作品,我不妨试看赶赶时髦,失败了往废纸篓里一扔了事。而这样一部以青春和生命作抵押的作品,是不能用“实险”的态度投入的,它必须在自己认为是较可靠的、能够把握的条件下进行。老实说,我不敢奢望这部作品的成功,但我也“失败不起”。这就是我之所以决定用现实主义方法结构这部作品的基本心理动机和另一个方面。

我的基本想法是,要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在这种社会大背景(或者说条件)下人们的生存与生活状态。作品中将要表露的对某些特定历史背景下政治性事件的态度;看似作者的态度,其实基本应该是哪个历史条件下人物的态度;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真正体现巴尔克扎克所说的“书记官”的职能。但是,作家对生活的态度绝对不可能“中立”,他必须做出哲学判断(即使不准确),并要充满激情地、真诚地向读者表明自己的人生观和人性。 这部作品的结构先是从人物开始的,从一个人到一个家庭到一个群体。然后是人与人,家庭与家庭,群体与群体的纵横交叉,以最终织成一张人物的大网。

在读者的视野中,人物动动的河流将主要有三条,即分别以孙少安、孙少平为中心的两条“近景”上的主流和以田福军为中心的一条“远景”上的主流。这三条河流都有各自的河床,但不时分别混合在一起流动。而孙少平的这条河流在三条河流中将处于最中心的位置——当然,在开始的时候,读者未见得能感觉到这一点。 对于作者来说,所有的一切又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整个生活就是河床,作品将向四面八方漫流——尽管它的源头只是黄土高原一个叫双不村的小山庄。

真正有功力的长篇小说不依赖情节取胜。惊心动魄的情节未必能写成惊心动魄的小说。作家最大的才智应是能够在日常细碎的生活中演绎出让人心灵震颤的巨大内容。而这种才智不仅要建立在对生活极其稔熟的基础上,还应建立在对这些生活深刻洞察和透彻理解的基础上。我一再说过,故事可以编,但生活不可以编;编选的故事再生动也很难动人,而生活的真情实感哪怕未成曲调也会使人心醉神迷。

在我看来,在长卷作品中,所有的人物应该尽可能早地出场,以便有足够的长度完成他们。尤其是一些次要人物,如果早一点出现,你随时都可以东鳞西爪地表现他们,尽管在每个局部他们仅仅都能只闪现一下,到全书结束,他们就可能成为丰富而完整的形象。除过一些主要的角色,大部分人物都是靠点点滴滴的描写来完成的。让他们早点出现,就可能多一些丰满。怎样在尽可能少的篇幅中使尽可能多的人物出场呢?这是一个很大的难题。必须找到一种情节的契机。

伟大感与渺小感,一筹莫展与欣喜若狂,颓丧与振奋,这种种的矛盾心情交织贯穿整个写作过程中。这样的时候,你是作家,也是艺术形象;你塑造人物,你也陶铸自己;你有莎士比亚的特性,你也有他笔下的哈姆雷特的特性。

说实话,文学圈子向来不是个好去处。这里无风也起浪。你没成就没本事,别人瞧不起;你有能力有成绩,有人又瞧着不顺跟。你懒惰,别人鄙视;你勤奋,又遭非议;走路快,说你趾高气扬;走路慢,说你老气横秋。你会不时听有人鼓励出成果。可一旦真有了成果,你就别再想安宁。这里出作家,也出政客和二流子。一事无成可能一生相安无事并可能种豆得瓜。在这样一种机关,最有趣的现象之一是:孩子们最忙,晚睡早起,勤于功课;其次是太太们忙,早出晚归,忙于上班;最不忙的就是文人先生,可以一杯清茶从早喝到晚。

作为作家,绝不能狭隘地对待各种不同的文学观点和创作,而要认真分析,认真思考。只有看清你所处的环境,才有可能看清你自己。别人不是唯一的,你也不是唯一的。

对待自己的工作,不仅严肃,而且苛求。一种深远的动力来自对往事的回忆与检讨,时不时想起青少年时期那些支离破碎的生活,那些盲目狂热情绪支配下的荒唐行为,那些迷离失落的伤感和对未来的渺茫无知,一切都似乎并不遥远,就好像发生在昨天。像我这样出身卑微的人,在人生之旅中,如果走错一步或错过一次机会,就可能一钱不值地被大地埋盖,要么,就可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浪潮中成为牺牲品。 生活拯救了我,就要知恩而报,不辜负它的厚爱。要格外珍视自己的工作和劳动。你一无所有走到今天,为了生活慷概的馈赠,即使在努力中随时倒下也义无反顾。你没有继承谁的坛坛罐罐,迄今为止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的劳动所获。应该为此而欣慰。

春天已经渐渐地来临了,树上又一次缀满了绿色的叶片;墙角那边,开了几朵不知名的小花。

我心中的春天也将来临。在接近六年的时光中,我一直处在漫长而无期的苦役中。就像一个判了徒刑的囚犯,我在激动地走向刑满释放的那一天。 这是一次漫长的人生孤旅。因此,曾丧失和牺牲了多少应该拥有的生活,最宝贵的青春已经一去不返。当然,可以为收获的某些果实而自慰,但也会为不再盛开的花朵而深深地悲伤。生活就是如此,有得必有失。为某种选定的目标而献身,就应该是永远不悔的牺牲。无论如何,能走到这一天就是幸福。 再一次想起了父亲,想起了父亲和庄稼人的劳动,从早到晚,从春天冬,从生到死,第一次将种子播入土地,一直到把每一颗粮食收回,都是一丝不苟,无怨无悔,兢兢业业,全力以赴,直至完成——用充实的劳动完成自己的生命过程。 我坐下来点燃一支烟,沉默了片刻,以使自己的心情平静到能出席宴会的程度。在这一刻里,我什么也没有想,只记起了杰出的德国作家托马斯·曼的几句话:“……终于完成了。它可能不好,但是完成了。只要能完成,它也就是好的。” 一个人要是停留在自己的历史中而不再前行,那是极为可悲的。但是,自己的历史同样应该总结——只有严肃地总结过去,才有可能更好地走向未来。 是的,我刚跨过四十岁,从人生的历程来看,生命还可以说处在“正午”时光,完全应该重新唤起青春的激情,再一次投入到这庄严的劳动之中。

那么,早晨依然从中午开始。

欢迎关注我的其它发布渠道